close



媽媽是嫁給爸爸之後,才開始學做菜的,大菜小菜,只要她吃過覺得好吃的,一定會回家自己摸索著做,為了做出更好吃的菜,媽媽以前最愛看傅培梅的節目學做菜,所以我懂事以來,就常常會有機會吃到一些新菜色,當然,反應不錯的,日後就會再度出現在餐桌上。


我是個挑食的孩子,從小不吃蔥不吃香菜不吃肥肉不吃皮,因所以我也不吃絞肉做的食物,餃子、包子我都只吃皮不吃餡兒。所以只要是吃水餃的日子,媽媽總是會下一些水餃皮給我吃,另外用乾辣椒炒一盤乾醬豆,我就可以滿足了。


除了乾醬豆,我還特愛吃媽媽親手做的水醬豆和辣蘿蔔乾,每次回家返北時,行囊裡總是會多兩罐滿滿的水醬豆和辣蘿蔔乾,自從媽媽生病後我就再也沒吃過水醬豆。前幾年在超市發現了,買回家開罐一吃,嗯,硬硬的,真是難吃。以前從來不覺得媽媽會離開,這項手藝也沒學起來,只知道是黃豆做的,一不小心就會做壞,壞了整個都得倒掉,媽媽也是摸索多年才做出又香又軟入口即化的醬豆呢。


除了餃子以外家裡也常吃麵條,每當吃麵條時,大夥兒的碗會自動換成大碗,媽媽親手擀的麵條,又Q又帶勁,被寵壞的我的嘴到現在都還不太愛吃外面賣的家常麵,因為在我的標準裡,許多號稱手擀家常麵都不夠Q,揉的功夫不夠,我寧願吃機器做的細陽春麵。


媽媽擀的麵條分成寬細兩種,寬的薄一些,細的厚一些,切起來像衛生筷般粗細,我最愛這種,總能吃一大碗。麵裡頭沒放什麼特別的料,臨起鍋前灑一把鹽、丟一把小白菜進去就可以撈起來準備吃了,在煮麵的同時,媽媽早已將紹子炒好,吃的麵時候隨個人口味自己舀幾瓢紹子拌著麵吃,這就是有名的紹子麵。


我家的紹子材料有碎肉、豆乾丁、碎大頭菜和爆香用的蔥,香到流口水,我因為不吃碎肉,所以我拌麵的紹子都是只挑豆乾和大頭菜而已,但仍然可以吃一大碗呢!


麵食在我家是和米食輪流出現的,除了麵條、餃子之外,當然包子、饅頭也是常出現的,有時也會吃麵疙瘩、麵鬚子、油餅、蘿蔔絲餅、豆腐捲、鍋塌(貼)子餅…。(待續)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nyunlai 的頭像
    manyunlai

    小滿家

    manyunl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